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宝鸡文理学院科技创新园区暨新校区项目地块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公示

依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环境准入管理的通知》(陕环函〔2021123号,2021428日)中第五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未按照规定及时开展调查的地块,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补充调查,已实际开发利用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现状调查”。因此宝鸡文理学院科技创新园区暨新校区项目地块需进行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宝鸡文理学院委托陕西森美佳境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239月份完成了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形成了调查报告,现将报告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一、项目概况

宝鸡文理学院科技创新园区暨新校区项目地块(地块编码:6103033010023)位于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晓光村,总占地面积约164247m2,地块内实际由4个地块组成,地块一占地面积约65067m2,中心地理坐标为:E 107.202953 °,N 34.388834 °,东侧为晓光村民房,南侧、西侧为晓光村耕地,北侧为龙翔大道和晓光村耕地;地块二占地面积约99180m2,内部又分类3个小地块,分别为建设用地、代征道路和绿地;中心地理坐标为:E 107.200073°,N 34.392999°,东侧、南侧、西侧均为晓光村耕地,北侧为晓光村民房;本次合并为1个地块整体调查。

调查地块历史上一直为晓光村农用地,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土批[2020]1044号)文将调查地块性质由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依据宝鸡市蟠龙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关于宝鸡文理学院科技创新园区暨新校区项目第二批供应土地规划定点的批复(宝蟠自然资规发(20232号),调查地块用地属性为高等教育用地(080401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

2.1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环境资料、场地相关记录、有关政府文件,以及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当调查场地与相邻场地存在相互污染的可能时,须调查相邻场地的相关记录和资料。

(1)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包括:用来辨识场地及其相邻场地的开发及活动状况的航片或卫星图片,场地的土地使用和规划资料,其他有助于评价场地污染的历史资料,如土地登记信息资料等。场地利用变迁过程中的场地内建筑、设施、工艺流程和生产污染等的变化情况。

(2)场地环境资料包括: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记录、场地危险废物堆放记录以及场地与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保护区等的位置关系等。

(3)场地相关记录包括:产品、原辅材料及中间体清单、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地下管线图、化学品储存及使用清单、泄露记录、废物管理记录、地上及地下储罐清单、环境监测数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表、环境审计报告和地勘报告等。

(4)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所保存和分布的环境资料,如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公告、企业在政府部门相关环境备案和批复以及生态和水源保护区规划等。

(5)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包括:自然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气象资料等;社会信息包括人口密度和分布,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土地利用方式,区域所在地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以及当地地方性疾病统计信息等。

6)资料的分析:调查人员应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资料中的错误和不合理的信息,如资料缺失影响判断场地污染状况时,应在报告中说明。

2.2 现场踏勘

1)安全防护准备:在现场踏勘前,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掌握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知识,并装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2)现场踏勘的范围:以场地为主,并包括场地的周围区域,周围区域的范围应由现场调查人员根据污染物可能迁移的距离来判断。

3)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周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等。

4)场地现状与历史情况: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物质的使用、生产、贮存、处理与排放以及泄漏状况,场地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异常迹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5)相邻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场地的使用现状与污染源,以及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异常迹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6)周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对于周围区域目前或过去土地利用的类型,如住宅、商店和工厂等,应尽可能观察和记录;周围区域的废弃和正在使用的各类井,如水井等;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设施;地面上的沟、河、地表积水体、雨水排放和径流以及道路和公用设施。

7)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地质及其周围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与地形应观察、记录,并加以分析,以协助判断周围污染物是否会迁移到调查场地,以及场地内污染物到地下水和场地之外。

8)现场踏勘的重点:重点踏勘对象一般应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处理、储存、数值;生产过程和设备,储罐和管线;恶臭、化学品味道和刺激性气味,污染和腐蚀的痕迹;排水管或渠、污水池或其他地表积水体、废物堆放地、井等。同时应该观察和记录地块及周围是否有可能受污染物影响的居民区、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并在报告中明确其与地块的位置关系。

2.3 人员访谈

1)访谈内容:应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所涉及的疑问,以及信息补充和已有资料的考证。

2)访谈对象:受访者为场地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应包括:场地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官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场地过去和现在各阶段的使用者,以及场地所在地或熟悉场地的第三方,如相邻场地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居民。

3)访谈方法:可采取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电子或书面调查表等方式进行。

4)内容整理:应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并对照已有资料,对其中可疑处和不完善处进行核实和补充,作为调查报告的附件。

三、调查结果

1)地块内历史上一直为农用地,现状绝大部分仍为农用地,历史上及现状存在过3处私人养殖户(20141处已废弃)、1处垃圾堆存坑(开始是蓄水池、之后种菜)和1处雨水收集池;未发现土壤污染迹象,地块内无外来堆土,地块不曾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等活动;不曾涉及固体废物填埋和危险废物的处理,未曾发生管线、沟渠泄漏等情况。

2)相邻地块历史上以晓光村耕地、民房和道路为主,道路施工期间对调查地块的影响很小,经分析,相邻地块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储存、遗留等情形,无污染迹象。

3)周边500m范围内历史上和现状共存在过4处私人养殖户和1处在建工地。经调查分析,各生产经营活动环保设施到位、阻隔措施完善、现场无污染痕迹,通过地表水、地下径流、大气沉降等途径对调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小。周边区域无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设施、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块相邻地块无可能的污染源及相关污染物,调查地块内堆存的少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周边区域的生产活动对调查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小,环境状况可以接受。

四、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联系人:白峰          联系电话:09173566337

五、报告编写单位及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陕西森美佳境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开发区书香路南段95号宝鸡高端装备产业园31号楼503

联系人:刘雪          联系电话:18093222145

Copyright © 2017 地理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网站管理

地址: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 邮编:721013

电话:0917-3566337(党政办公室) 0917-3566335(学生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