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宝鸡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空间技术和信息化研究中心


宝鸡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空间技术和信息化研究中心立足解决宝鸡市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建立具有较强服务地方能力的研发平台,解决宝鸡市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等方面重要科学问题,为宝鸡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提供科技支撑,成为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与文明演进领域优秀成果及高级别人才培养基地。

1.自然、历史文化遗存空间通道关联

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实地调研对宝鸡市自然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资源调查构建不同价值体系(资源种类、资源等级等)的资源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自然、历史文化遗存的团簇或通道式组合,实现其空间关联进而依托宝鸡市自然、历史文化遗存文化属性进行文化整合突出区域文化内涵实现空间与文化的双关联。

2.自然、历史文化遗存的信息化、虚拟化

构建自然、历史文化遗存数字化信息表达,借助大数据管理平台集中管理自然历史文化遗存的多维度、一体化、时序专题数据资源,利用移动GIS系统、三维点云建模、近景摄影测量、场景虚拟现实等先进的自然-人文多元要素空间信息化、可视化手段,借助分布式云存储、文件管理、空间数据库、数据仓库等技术途径,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配置、调度、分析和挖掘,并深度整合至自然、历史文化遗存综合、多源属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现状普查、信息管理、资源保护、综合利用的一体化信息、虚拟服务模式。  

3.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产业开发

构建宝鸡市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价值认知和保护体系,挖掘历史意义、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推动区域物质/非物质形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形成以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为主体的“面-线-点”多层次的保护格局,整合以自然保护区、遗址、建筑、史迹、民俗等表现形式为地域特色的多样文化空间,确立“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加强管理、科学实施”的保护与开发理念,打破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区域产业开发的悖论,实现文化繁荣与产业兴旺的互通互互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

4.宝鸡市生态文明与文化整合

构建宝鸡市渭河流域、太白山生态安全格局、保障机制和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体系,优化区域生态服务空间配置和开发格局,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弘扬生态文化,深度整合自然、社会及人文资源,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阶段性、专题性规划及实施方案,探索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整合的有效模式。

Copyright © 2017 地理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网站管理

地址: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 邮编:721013

电话:0917-3566337(党政办公室) 0917-3566335(学生工作办公室)